宗亲们翻阅族谱,追忆施老先生胸怀祖国,热爱人民,情系山河的一生。林若野 摄
施嘉炀(右边)百岁寿辰时留影。林若野翻拍
宗祠内记录了施嘉炀等优秀宗亲事迹的荣耀墙壁。林若野 摄
他26岁到清华大学执教,曾一人“承包”7门课的讲授工作,是国内第一位讲授“水力发电”课程的老师;他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水资源综合利用教材,发起成立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为培养水电人才、推动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可谓是当代“河伯”。他就是著名的水力发电学家和工程教育家、闽侯乡贤施嘉炀教授。
今年,是施嘉炀先生诞辰120周年。12月10日,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以线上的方式,隆重举办了施嘉炀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近日,记者来到施老先生的故乡——闽侯县青口镇壶山村,通过和施氏宗亲交流、拜访施嘉炀故居等方式,追忆老先生胸怀祖国、热爱人民、情系山河的一生。
少年立壮志 赴美求学报国恩
青口镇壶山村,旧属闽县还珠里。南宋时,一支施姓子孙在此置业安居,为壶山施氏肇基之始。至今,壶山施氏本支已传承到第25世,族亲中人才辈出,后裔相继迁徙到省外乃至于海内外各地,宗亲人数达到6000多人。
走进位于村中的壶山施氏宗祠,这座始建于清康熙七年的古建筑,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大修。整座宗祠坐北朝南,面积800平方米,祠前濑江环绕,周边沃田千亩。祠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正厅中央悬挂着的,正是1995年祠堂修缮时施嘉炀为宗祠题写的《临濮流芳》牌匾,字迹苍劲有力,饱含着他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宗族传承的自豪。
壶山村是施嘉炀的出生地。1902年(清光绪28年),他出生于当地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入私塾读书,少年时到福州师范附属小学学习。1915年,13岁的施嘉炀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当年秋,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施嘉炀自福州北上求学,途经上海时,恰好目睹外国巡捕殴打中国苦力的暴行。年轻的施嘉炀气愤难平,也由此产生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想。之后,在赴美留学的5年间,他一口气攻读了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等3个专业的4个学位,为了他日报效国家积淀了深厚的“根基”。
1928年,施嘉炀学成归国,到清华大学担任教学工作。两年后,被任命为土木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据说,当时该系教师缺乏,施嘉炀承担起了多门课程的讲授工作。机械工程学、应用力学、水力学、应用天文学及电机工程学……诸般门类,他几乎无一不晓、无一不精,也因此被大家称为“万能主任”。
从教六十载 默默“耕耘”勤工作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南开大学等陆续迁往云南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施嘉炀兼任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院长。在条件恶劣、衣食不充的情况下,他带领工学院师生重建土木、机械、电机等实验室,用一年的时间陆续恢复了工学院几大主系的教学实验和实习。
为了支援抗战,施嘉炀在工学院开设了“飞机场设计”“军用桥梁设计”等课程,并陆续增设了化学工程学系、航空工程学系和电讯专修科。他还鼓励学生参军及从事后方军事建设,在他的号召下,仅机械系就有20余名学生“投笔从戎”。
施嘉炀在西南联大任职的八年里,几乎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他的忙碌,也为清华大学发展成为一所新型的多科性工业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大调整。清华大学增设了水利工程系,施嘉炀担任水利系的水文及水能利用教研组主任。为尽快弥补人才上的短缺。水利系开办了水文专修科。但因缺少适用的教材,施嘉炀主动请缨,在圆年时间内陆续编写了“陆地水文学”“水文预报学”及“治河工程”等教材,并亲自讲授这几门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极大欢迎。
60年代初,年逾花甲的施嘉炀,依旧不辞辛劳到全国各地进行水利、水电方面的调研。安徽省考察治淮工程,湖北省考察长江防洪与堤防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内河航运工程……这一段段丰富的考察经历,形成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融汇进了他编写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教材里。截至1966年,这部教材共编写了5个分册,约70万字,成为我国自编的第一部“水资源综合利用”教材。
从事工科教育60年,在教学工作之余,施嘉炀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改革开放后,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电力供应出现短缺,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为此,施嘉炀多次提出加速发展电力工业的建议,为国家推进水电改革“出谋划策”。此后,随着国家数轮电力体制改革,缺电问题逐渐在21世纪初得到了缓解。
施嘉炀手书的《临濮流芳》牌匾。王立强 摄
施氏宗祠外讲述施嘉炀一生功绩的壁画。林若野 摄
醉心育“桃李” 一生只为兴中华
从2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施嘉炀在清华的教学岗位上,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50年代,我的堂兄施邦潮去清华大学水利系读书,就是拜在施老门下求学。后来,他回到家乡福州担任市水利局局长,时时谨记施老的教诲,兢兢业业地奋斗在家乡水利水电事业的一线,并始终以身为施老的学生为傲。”今年70多岁的施氏宗亲施兆明说。
像施邦潮这样,受过施嘉炀教诲的学生达数千人。他们就像水滴般汇入到了祖国水利水电事业的滔滔江河中,浇筑到祖国基建事业的蓬勃发展中。
1980年,以施嘉炀为代表的中国水电专家共同发起组建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作为学会创始人、首任理事长的施嘉炀十分注意团结广大水电科技工作者。1983年,学会组织召开“中国中青年科技干部学术报告会”,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对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促进中国水电科技进步和水电建设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此外,施嘉炀还倡导编纂了《水力发电技术知识丛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水电知识,这套丛书也成为了工程人员自学水电知识的参考书。
“毕生育桃李,宿愿兴中华”这句施嘉炀九十岁寿辰大会,时任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用来致敬施嘉炀的话,生动诠释了他一生的追求和功业。
施嘉炀故居天井。林若野 摄
壶山施氏族谱中关于施嘉炀的介绍。林若野摄
斑驳的故居老墙,留下了施嘉炀先生多少童年回忆。林若野 摄
心怀桑梓地 捐资助学赤子心
从少年辞乡求学清华,到走出清华赴美留学,再到学成归国再入“清华园”,施嘉炀毕生扎根于清华,也奋斗于清华。然而,在他心中,故乡和亲人们却始终是心中最柔暖、最难忘的所在。
早年间,因醉心于工作,施嘉炀甚少回乡。晚年后,囿于身体因素,他只能在远方思念家乡父老。20世纪90年代初,他还特意给家乡父老汇款1万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人捐资助学,最终可以成立教育基金,培养家乡子弟成材来“反哺”故乡。
“除此之外,只要有宗亲到北京拜访,施老都会热情招待。”今年79岁的施亦乐老人告诉记者。1998年,他作为青口镇人大主席团的干部,到北京考察学习,受乡亲们的委托,顺道去清华大学胜因园拜访施嘉炀。那一年,施嘉炀已经96岁了,可一听到家乡来人还是忙不迭地迎出门,热情地招待了他,并带着施亦乐逛遍了清华园,并合了一张影。
“当时,施老和我在一处葡萄架下畅聊,他十分健谈,说起自己95岁前还能在北京城内骑自行车,说起离家80余年对家乡的想念,谈到动情处,他几度哽咽。”施亦乐回忆道。
从施亦乐的讲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施嘉炀对家乡闽侯的眷念。这里是他的桑梓之地,他的生命从这里诞生,他的学业在这里启蒙,这里有着他太多的少年记忆,珍藏着他永不老去的情怀!
族谱上,施嘉炀曾亲笔撰写谱名。林若野 摄
建于清代的施嘉炀故居。陈堡 摄
施嘉炀出生的房间。林若野 摄
走过先贤成长的道路。林若野摄